如果你是导师,招收学生你会有什么标准?秦朔朋友圈这说的,你赞同吗?

令出必行,黄得功,周遇吉等人随即去了军营做动员待命,这边后勤人马则去王府仓库装车,朱由棷自掏腰包以及青州所募的钱粮则要全部拉走。

节选自秦朔朋友圈《从几个二代事件引发的对公平的思考》↓↓

不公平的结果出现,需要一群人的配合,而这群人本身未必是希望不公的,只是自身利益的驱动,以及对不配合所带来的伤害的恐惧。

如果我是博士生导师,我能收五个学生,我把其中一个名额给了有地位的人的孩子,因为可以给我带来项目机会和各种绿灯;把另一个名额给了富豪的二代,因为能获得赞助,其余三个给了真正有才华、有志向的学生。

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,这已经是非常有“良心”的举动了。而私欲特别膨胀、完全罔顾公平正义的,也许会把五个名额都用来交易。

但即便特别有正义感的人,也不敢完全拒绝所有的请托,因为他们之后会带给自己无数的伤害和阻碍,而且所有的动作都看起来完全合理合法合规。他们有这个能力。伤不起啊。

拢共5个名额,可能遇到有人请托,可能碰到报考学生里个别是有权有势或有钱有利的,于是拿出两个名额来交易,保留三个给真正有才华、有志向的学生。

这竟然已经很有“良心”了?

换你是大学教授,有招收研究生或博士生的资格,你会怎么做?你能做到多大程度上的公平公正?

文章评论 (51)

柳叶夭夭
甜甜的奶荼
2025-05-24 03:50
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,内容详实,观点独到,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。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!
回复
晓浅
以寂游于大海
2025-05-24 03:50
感谢分享这么有价值的信息,我学到了很多。文章的结构很清晰,论述有理有据,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。
回复